公元222年,已经"黄袍加身"的刘备,亲率号称七十万的蜀汉大军,征讨东吴,开战的理由是:为关羽报仇!
七十万大军?也不知罗贯中为何要吹那么大的一个"气球"一一正史记载:蜀汉伐吴,充其量就用了五万大军,不及老罗所撰之数的十二分之一。
当然也不能全怪老罗。事实上,无论是官渡之战始作蛹中的袁绍,还是赤壁之战始作蛹中的曹操,他们在起兵讨伐对手时,无不夸大自己的军事实力,比如曹操,就号称百万大军,因此也就难怪刘备效仿了。
东吴还真被刘备所造的气势给唬住了。举国皆惊之中,孙权指派诸葛瑾为全权代表,负责与蜀汉沟通。孙权的目的是:"诸葛瑾与蜀汉丞相诸葛亮是同胞兄弟,或许可以通过亲情解决这次危厄。"但深知胞弟秉性的诸葛瑾,没有联系诸葛亮,而是直接给刘备写了一封不无诚恳的信,请求他看在当年联合抗曹的情面上,既往不咎,化干戈为玉帛,重修东吴与蜀汉之谊。
其实那个时侯的东吴,并不落后,疆域上,等同于曹魏、蜀汉;政治上,孙权牢牢掌控着领导权;军事上,不敢说将多,但兵壮却是肯定。那么孙权为何要向刘备示弱呢?原因也是简单,他遭遇了将领衔接的断层,也就是说,老将一个个因病挂了,新将难以一下子顶替上来。孙权不想在此种情况下,与刘备死扛。
军事领域上有句名言,叫做"知己知彼,百战不殆"。照理,打了那么多年仗的刘备,应该明白现在的东吴,不是猛虎,也属恶狼。
但刚刚当上皇帝的他,却没有像孙权那样,认识到军中出现将领断层的可怕。基于行文需要,试将刘备麾下将领的演变情况稍作回顾。
刘备入蜀支援刘璋时,仅带了不足一万兵马,大部军队留在荆州。由于"嫡系"太少,最后在围攻成都时,卡住了。不得已的情况下,速召诸葛亮统领赵云、张飞等主力约两万人,入蜀助战。
刘备最后夺下成都,此时他的军事实力分两部分:一是荆州籍将士,约三万人;二是益州籍降兵,约四万人。刘备伐吴时,抽掉近五万兵力,简直动用了倾国之兵。惟因如此,陆逊宽慰孙权:"刘备初始兵势强大,不能与之争锋,先可磨其锐气,伺机再予击之。"
刘备伐吴,明为关羽报仇,暗在欲盖弥彰。因为曹丕篡汉,天下反声一片,照理标榜"匡扶汉室"的刘备,应予伐魏,但他却学曹丕,在蜀自行称帝。称帝也就算了,他又提出伐吴。此举立马遭到赵云、黄权等大将反对。诸葛亮虽然没有明着反对,但也报以沉默,其实沉默就是反对。但刘备根本不予考虑这些反对意见,任命吴班、冯习、张南等这些名气不大的将领为前锋,前往东吴。
蜀军擅长陆战,东吴擅长水战。因此夷陵之战,一开始就蕴含诡异!诡异到什么程度?诡异到"避战"状态一一刘备有水军,但不是主力;东吴有陆军,也不是主力。于是双方都不想以自己的"鸡蛋",去和对方的"石头"硬碰。东吴按兵不动,可以理喻,蜀军千里迢迢赶去东吴,目的就是进攻、冲杀,但刘备竟然按兵不动,从中可以揣摸出他好像是在做一项"面子工程"。
面对刘备的拒绝,孙权只得应战,任命陆逊为拒蜀主将。陆逊虽年轻,但他深谙东吴名将周瑜、鲁肃、吕蒙等用兵之道。当发现刘备大军为避酷暑,移屯至夷陵山脉时,便乘夜色放火,主力则分段予以攻击蜀军,结果刘备也被分割在一个名叫马鞍山的地段上,差点被东吴军士活捉。好在老天为刘备"另开了一扇窗",侥幸之中跳出重围,逃到了白帝城,这时赵云带着兵马赶来支援,终算稳住了阵脚。
刘备在夷陵之战中的损失,十分巨大,几乎可以说是全军覆灭:将领冯习、张南、傳肜等战死,杜路、刘宁等将领则降东吴,负责在长江以北防备曹军袭扰的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