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对于袁氏家族的没落,我来讲一讲司马家族的崛起。司马懿事奉曹操多年,也被曹操猜忌多年,但懂得蹈光养晦、擅长以退为进的他,硬是让司马家族,在乱世三国中活得游刃有余。
司马懿有两个儿子,长子司马师,次子司马昭。在培养儿子方面,司马懿自有一套理论。他说,长子就是长子,次子就是次子,混淆不得。这也就是他站队曹丕的原因。司马懿时常叮嘱两子:关心弟弟,是兄长的主要责任;配合哥哥,是为弟的主要职责。为了对付曹氏家族的不信任,司马懿让司马师侧重攻研军事,让司马昭侧重攻研政务。这样做的好处在于,既可及时察觉曹氏家族所有军事行动,又可及时窥知曹氏家族所有治政方略。正是这种分工明确、有的放矢做法,促使司马师与司马昭,"合二为一",优势凸现。
司马懿终老后,魏国群臣推举司马师辅政。司马师自任大将军,牢牢地掌控了曹魏军政大权。公元255年,司马师死于平定毋丘俭、文钦之反的归途中。由于没有儿子,他在咽气前,将权力移交给了司马昭。踏着哥哥司马师的肩膀,司马昭开始了他的辉煌历程。对外,他西灭蜀国,南征东吴;对内,他干掉曹髦,独揽朝政。虽然有生之年,他遭遇了"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"的贬讽,但古今不被人议者,又有几个能成就大业?
公元265年,司马昭之子司马炎逼魏元帝曹奂禅让于己,晋朝开始。谁也不会想到,有着"四世三公"显赫身份的袁绍,有着"挟天子以令诸侯"优势的曹操,有着"中山靖王刘胜之后"脉系的刘备,都与统一华夏擦身而过,反而是司马家族,完成了这一"光荣而艰巨"的任务。
由此可见,家教对路与否,不仅事关子孙后代的安危,而且关乎江山社稷的得失!
本章已完成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