啃文书库 > > 周易哲学解读 > 《左传》与《周易》(五)(1/4)

《左传》与《周易》(五)(1/4)

上一章周易哲学解读章节列表下一页
有声小说,啃文书库在线收听!
第三章:由春秋《周易》文本的发现,而反证出《周易》原创文本

第二节:春秋《周易》文本定型时间

从《左传》一书里记载的筮例与引用所涉及到《周易》一书里的篇名及句子内容,与今本《周易》对比,除表述上的体例格式不同外,而涉及到篇名及句子内容则是相同的。从《左传》里所看到的,无论是以《周易》筮之的筮例,还是直接引用《周易》里的句子用于说理,所涉及到《周易》一书里的名称及句子内容来看,所用的是一种《周易》文本,即春秋《周易》文本。也由此而知,春秋《周易》文本与今本《周易》除结构形式不同外,而文辞内容则完全相同。不过至目前考古上,还没有发现春秋时期所用的不同于今本《周易》的文本出现。至于《左传》里所涉及到《周易》的名称及句子内容与今本《周易》里的名称及句子内容高度一致的现象,这是因为我们使用的是传世本《左传》作对比,因传世本《左传》与传世本《周易》都是经过汉朝作为“经”书而统一校订后的传世文本。不像考古上出土发现的竹、帛书《周易》与今本《周易》所出现的一些异体字,是因西汉中期之前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的抄本所造成。虽然竹、帛本《周易》与今本《周易》出现有一些字写法上的差异,但并不改变三者是一种文本的性质。即竹书《周易》、帛书《周易》、今本《周易》从结构形式及内容性质,则是一脉相承。而春秋《周易》文本与今本《周易》相比,除两者的结构形式不同外,严格的说,两者除了所用“繇称”与“爻题数字”的称法不同外(一种是用《周易》里的符号名称作“繇称”,一种是用“九·六”数字作“爻称”),其文辞内容则是完全相同的。

为何秦与西汉时期没有传承传,《左传》一书里反映的春秋《周易》文本呢?只有一种解释,春秋《周易》文本没有今本《周易》(数字爻题《周易》)更易于卜筮的缘故。把《周易》里符号演变成阴阳属性,来以“六·九”数字代称。这是随着阴阳学说的上升,并成为帝国里的“思想律”,春秋《周易》文本,随之改造成“六·九”爻题的文本,既易如反掌,也被秦帝国传承了下来。正因传承的是数字卦爻式《周易》(今本《周易》),才不被禁焚。

无论竹书《周易》、帛书《周易》、今本《周易》是一脉相承的“六·九”阴阳爻式的卜筮文本。而《左传》里反映的春秋《周易》文本,是以《周易》里的画符号及名称来排《周易》每篇里的文辞“繇称”,虽然这种文本也曾被史巫用于卜筮,但总的说,已经证明《周易》文本是个被演变和被篡改的过程。

因为从时间上说,《左传》反映的春秋《周易》文本远远早于竹书《周易》文本。既然今本《周易》是个被改造的过程,那么对春秋《周易》文本也就值得怀疑是不是原创的文本,事实上春秋《周易》文本却不是原创的《周易》文本。

接下来我们先看春秋《周易》文本定型于何时?

从历史上最早的文献中记载《周易》一书的,莫过于《左传》了。已知再没有比《左传》一书记载《周易》一书历史上最早的出现。《诗》里没有,《书》里也没有,《春秋》里没有。《左传》之前屈指可数的几部书籍里并没有反映《周易》一书。就连目前从地下的考古上,也没有发现战国中期以前有对《周易》记录的材料(目前虽有发现的盗掘出土资料间接的证明《周易》一书早在战国中期之前以经出现了,即清华简所命名的《筮法》内容)。考古上出土的战国中期的楚地祷祭竹简上没有《周易》的反映;考古出土的西周、东周时期的大量青铜铭文上也没有《周易》的反映,以及西周、春秋、战国晚期考古出土地下其它材质上的文字记录里(竹书《周易》应是战国末期),均没有发现对《周易》一书的记录。虽然至目前考古上还没有发现战国晚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
上一章周易哲学解读章节列表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