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月十五中元节,武当山下香客如织,无数的达官贵人善男信女,带着家眷仆从抬着银钱、香油、蜡烛、金纸、米面等登山,前往紫霄宫供奉。
没钱的善男信女们也都手捧着烛纸香油成群结队的上山而来,所有人都想着在中元节这天好生祭祀清玄帝君、玄天上帝、重阳祖师等神灵,愿神灵能保佑自己。
在众多游客中,有两个身穿粗布麻袍的农家愚夫愚妇也缓步登山。
那长须男子肩挑扁担,两头各有一个竹筐,筐内是一些西瓜。
男子身旁则是一个秀丽的女子,被这個大竹筐,里面尽是些青菜。
香客们一看二人就知道定是附近被全真教收留庇护的山民心怀恩德,上山送瓜果蔬菜了。
夫妻两个慢慢悠悠的在山路上行走,对于风景秀丽的武当山各峰却无比熟悉,并不好奇打量。
走了不多时,过了一处狭窄的小路后,就望见了前方是解剑石和迎客厅,亭前是个紫霄宫的知客道人,看着有二十来岁。
不少游客都向他行礼后才一一上山,个别携带兵刃的也会自觉地解下刀剑放在石下。
这一对夫妇挑着担子片刻后就到了迎客亭前,看了看小小的亭子的门柱两侧挂着两个对联,那个挑扁担的长须男子就低声念道:“紫气冲天自东来红尘道家福地,霄霭万里由此生天下武学正宗。”
那个女子微微一笑,忽然听到身后不远处也传来了一个男子咏念对联的声音。
“这对联实在大气,字也写的不凡。”
长须男子和女子扭头看去,却见是三个身穿青布衣衫的青年男子,一个唇上微髭,看着有二十七八岁,另外两个只有二十岁上下,这三人腰挎长剑,足蹬草鞋,看着虽穿着简朴,但却各个红光满面,两眼精光四射,一看就知道是武林高手。
说话的是最年轻的一个圆脸少年,他惊叹道:“这对联也只有紫霄宫才衬得上了。”
年长的男子点头道:“三弟你不知道,这副对联乃是当年清玄帝君做全真教主时亲笔所写,自然非同小可。”
“怪不得!”
圆脸少年和另一个大几岁的少年面面相觑,都露出敬仰之色,再去看对联时神态也越发恭敬了。
背菜筐的妇女微笑的看了看身边的丈夫,长须农夫点点头,低声道:“当年的字还是差些火候,若是现在写当比迎客厅前的好许多。”
那妇人微笑道:“要是你现在写了,恐怕如今武林上的四圣十宗师都要争着来看,兴许襄儿和君宝这两个孩子还能领悟出不少神功妙法哩……”
这两人正是游戏人间的林清玄和李莫愁两人,他们说的话语用了无上的传声之法,天下间再无第三人能够听见,是以也不担心被过往的江湖中人听出端倪。
自从当年从昆仑秘境出来后,两人自西向东慢慢赶路,因为都不显圣,更不显露武功和身份,一对山野夫妇自然是要经历太多的事情。
两人转悠了大半年终于到了汉江附近,心知七月十五到了,也想着尹志平闭了死关,就想要去看望看望,这才登上武当山。
身穿青衫的师兄弟三人恭恭敬敬的冲着清玄帝君的亲笔对联拜了拜,这才由年长的男子起手躬身道:“敢问道长尊号?”
那个道人看这三人用的是道门的起手礼,也不敢怠慢,还礼道:“贫道阳求子,敢问三位道友名讳?”
唇上微髭的男子笑道:“原来是阳求道长,晚辈宋远桥,这是我的两位师弟,俞莲舟、俞岱岩。
家师终南派三丰子,因为今年的紫霄宫中元大典是乌真人他老人家做教主的第一次大会,家师本来亲自前来,可是突然有急事缠身,就派我们兄弟三人前来给乌真人磕头。”
阳求子是全真教的六代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