习惯上,人们爱把刘备最后得以成为三国巨头之一的功绩,记在诸葛亮名下,认为如果没有诸葛亮的鼎力辅佐,刘备断不可能拥有蜀汉这片天地。
明面上看,上述结论似乎有理,但却忽视了一个关键环节,这就是"过程"。事实上,每一个成功人士,都离不开"一步一个脚印"的努力。一蹴而就的事,生活中可以有;但一步登天的人,生活中还真没有。
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之前,已有近二十年的奋斗史。期间刘备经历的酸甜苦辣,可谓一言难尽。好在刘备的运气委实不错,屡获"一个篱笆三个桩,一个好汉三个帮"的良好际遇一一不仅结交了关羽、张飞一类的仗义兄弟,而且也结交了麋竺、孙乾一类的忠诚谋士。今天不讲别的,就讲孙乾。
孙乾,出生年月不详,字公祐,北海郡,即时下山东省昌乐县人。孙乾的家人情况,因史书少有记载,故难搜集于此。
孙乾相识刘备,一属机遇,二属人为。"机遇"就是刘备被罹病的徐州牧陶谦相中,非要他代领徐州牧一职时,孙乾已谋生于州衙;"人为"就是名士郑玄将孙乾推荐给了陶谦。郑玄是谁?郑玄乃是东汉末年名满天下的经学大师。孙乾系郑玄的高门弟子,很得郑玄喜爱。刘备自然知道孙乾的履历,因此在与孙乾得以相识后,即将其任命为自己的从事,亦即时下的办公室主任。
公元196年,刘备被吕布击败,不得已踏上流亡之路。孙乾与麋竺一样,认定刘备,不离不弃。
有一个细节不得不说,这就是孙乾偕同刘备逃亡,因饥饿难忍,在路经一山间孤舍时,下马叩门讨要吃食。猎户刘安得知眼前求食者乃系刘备与其随从,即以杀妻取肉烹煮之举,招侍了刘备与孙乾。也就是说,孙乾与刘备都是吃过人肉的人。
这种颠沛流离到连饭都吃不上的日子,在刘备早期的"创业生涯"中,可谓司空见惯,这也就是刘备不断地投靠各方势力,以求安身立命、伺机东山再起的原因。孙乾作为刘备的"办公室主任",深刻认识到了拥有根据地的重要性。
刘备栖居曹营期间,曹操数次猜忌刘备之心,最为著名的当数那次"青梅煮酒论英雄"。曹操的怀疑,让刘备犹如惊弓之鸟,惶恐不安。这个时侯,孙乾主张刘备转投袁绍,另谋生路。
刘备认同孙乾此谋,即派孙乾前往袁绍阵营,游说自己的意向。孙乾通过对天下局势的理性分析,让袁绍觉得收纳刘备,对自己只有好处,没有坏处。
刘备到了袁绍帐下,也是千方百计努力证明自身实力。"温酒斩华雄"的故事,虽然功在关羽,但关羽是其二弟啊!如此,袁绍也就没再小觑刘备。但天有不测风云,袁绍在官渡之战中,败于曹操。眼见袁绍大厦将倾,刘备无可奈何,再次踏上流离失所之程。
孙乾的才能,常常体现在关键节点上。为解刘备走投无路的困境,孙乾提出南联刘表之策。刘表与袁绍一样,初始也对刘备抱以怀疑及戒备之心。但经孙乾得体的斡旋,刘表最终决定与刘备结盟。虽然他将刘备安置在荆州最北的新野,目的只是想让其成为抗衡曹操侵扰的“替罪羊",但刘备毕竟拥有了一块可以休养生息的根据地。
北投袁绍、南联刘表,两次正确无误的选择,体现了孙乾不同凡响的战略水平。虽然在正史中,有关孙乾的治政能力和军事才能记载甚少,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史学家们对他的褒扬。
诸葛亮走出"茅庐"后,无论是小说《三国演义》还是《三国志》等类史书,有关孙乾的作用,很少再有文字记载。但不记载,不等于孙乾偃旗息鼓、不等于孙乾江朗才尽、不等于孙乾消声匿迹。事实上,有时无名英雄所起作用,反而强过那些亮相英雄。
公元214年,刘备终于谋得益州,成就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骄傲。这年,春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