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个时候,莫说狄青的人马三路并进,已经攻破了邕州周边的防御,紧接着就要打邕州城。邕州这边,不少的将帅都已经战死,没几个可以守城的了。城内的军士,也已经断粮了好几天。局势再这么发展下去,全都得完!
早在几天之前的时候,侬智高就已经安排了一件事:让侬平、侬亮这两个打头,携带了家眷,往特磨国那边避难去了。眼下的战况如此糟糕,也让侬智高这厮不敢耽误,紧急打开了西门,让长子侬继封断后,众人一道烟往西面逃了。等第二天众人发现的时候,侬智高本人都已经走了。
当日一战,侬建候、侬建中、侬宗旦等侬军的将帅,全都兵败被狄青俘虏。还有其他大小的将帅,有被俘的,也有战败阵亡的。蛮军的军士,除了战死的以外,全都一块儿投降了,自此邕州又归了宋朝。
如今宋军已经进城,邕州城城里的那些人,都蜂拥出来,驻足看街上宋军服饰的人。除了观看指点的外,还有不少人箪食壶浆,嘴里面还喊着一些口号,什么“赵官家万岁”、“大宋皇帝万岁”“大宋朝皇帝万万岁”之类的喊声,不绝于耳,连宋军这边的人马,在他们口里,也变成了“威猛之师”、“天下第一军”,也不知是哪个教他们说的。
侬智高一走,啼哭抱怨他的人,立刻就多了。在众人夹道欢迎大宋将士的时候,有人流着泪告诉道:“恩人,幸亏是你们过来了!自从侬智高占了邕州,俺们的日子都没法活,蛮人忒不把俺们当人了!”还有的道:“俺们盼了两三年,眼泪都流干了,终于把天军给盼来了!”
受他们鼓舞,宋军的军士也心生感慨,许多人干脆便唱开了道:“主圣开昌历,臣忠奉大猷。君看偃革后,便是太平秋…”
因狄青得胜,左右江附近大小的峒主,由惟结峒峒主黄守陵率领,一个一个的都过来了。这里头有多逢峒的峒主、有古劳峒的峒主、有频婆峒的峒主、有古甑的峒主、有荔波峒的峒主、有邻边峒的峒主、有京水峒的峒主、有甲峒的峒主、有凭祥峒的峒主,诸如此类的峒主,不一一列举。
短短一天的时间内,左右江这边,大大小小来投的峒主,数了数足足有三、四十个!这些峒主全发话说,如今重新洗心向善,归于王化,愿听从大宋朝皇帝的管辖。
众人都不是空手儿来的,牵羊担酒的也罢了,多数人随身还携带了金银。知道宋军的粮草转运不易,众人早已经准备好了:一船一船白花花的糯米,全都是送过来犒军的。好像之前帮侬智高筹粮草、资助人马这件事儿,跟他们完全没关系,侬智高那厮,众人根本就不认得。
早在打下来邕州之前,狄青讨伐侬智高顺利的事情,已经上报到东京了。东京那边人得到了消息,上下全都震动起来,举国欢呼,都道赵官家有福,宋朝的百姓有福。还有人对此感慨道:“多难兴邦,如今大灾难已经过去,大宋朝马上该兴盛了!”
这个时候,赵官家已经调武康军节度使兼并州知州韩琦为使者,专程赶过来犒军了。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韩琦此来,一则是为了犒劳将士,把邕州及左右江这边的情形,据实向朝廷那边回报。二则还有件要紧的:如今已经打下来邕州,后面南方该怎么守,还需要商议。
按照韩琦和赵官家的看法,最好的办法,就是将这些北方的军士,留下一部分常驻在此地,与土人通婚,世代替大宋朝看守门户。然而“留人”这件事儿,不是一个好差事:将士们死伤了这么多,不容易才把这场仗打胜了,都希望早早回家去,好骨肉团聚。谁愿意一辈子留在这儿!
留人这事情不好办,若强行安排,容易得罪人不说,还怕留的人不靠谱。让上面的说,上面人也难开这个口。朝廷的意思,是想让狄青能主动开口。韩琦想了几天后,决定趁着已经打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