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吴大人,宋大人,怎么晚了还有工作?”
看着两位熟悉的官员走进,矮瘦的周家组组长从一旁小巷中走了出来。
不同于中原社会层级之间的分隔,百姓平常不愿意多见官员,甚至看到官员会选择规避的情况,在琼海没有的,越是基层越是与百姓走的近。
吴俊,宋柏星管理户籍,不说做到人人面熟吧,至少与各组组长相熟。
“老周,今天下工有些早了,我还以为你没回来,正好,麻烦你将周三一,周百六,周七四,给我叫过来!”
“啥事啊?”
周组长目光落在宋柏星手中的公文夹,有些激动亦有些不确定。
“你就想的,赶紧的,走完你们这一组,我们还有七八个组要走呢!”吴俊挥了挥手,“动作快点!”
“得了,您等着,俺就给您找来!”
说完周组长反身钻进巷子,不出片刻巷子都热闹起来,其余几个巷也有人冒出来,眼神中充满了某种迫切感,,见此吴俊推了一把宋柏星,“将名单报一下,让他们先开始找人!”
融合是大方向上的政策,这一点不会变。
同乡同族同村,此三同的更是移民安置过程中最需解决的问题
但在具体执行上,却并非直接以生硬的手段将三同移民拆散,这太低级了,也表象太难看。
如今琼海采用的一套方式,就属高级的。
首设一省为单位的棚户区,一区之内具为同省移民,再从最早一批的移民官员中挑其本省者下来领头,进行管理。
区内分巷,巷中分组,巷对应府,组对应乡,然后从中选出各级代表,形成网格模式进行管理。
看似移民都住在一起,实际上每日交流很少。
白天是要做工的,做工才是移民分流与融合的核心,通过劳动安排将三同移民拆的七零八碎,至于到了晚上那是睡觉的时间,交流基本上也没有。
初期移民常抱团,可随着工作加班,新的人际关系确立,逐渐淡化三同观念。
之后配以各种奖功,奖赏的方式,将移民分批次的从棚户区内迁移,最终促使总体的融合,顺带的将各地固有的宗族体系打破。
吴俊,宋柏星带来的动静,远比想象中还要打大,不出多时各巷,各组的负责人都涌了过来,宋柏星也是不乱,一个个名字报出,跟着无数巷长,组长代表喜悦的笑容钻进各自的巷子。
小半会后,周组长带着三位点到名字的同族,与他们的老婆孩子,一同出现在吴俊面前。
“老周你先来。”
被点名的人激动,没点到名也激动,凳子桌椅都已经搬到,无数人围在四周身边看热闹。
“吴大人,这是我老婆,这是我两个儿子!”
周组长激动的脸都红了,公民,他全家马上就可以变成公民。
一旦成为公民,虽说没法马上搬出棚户区,可他两个儿子就可以读书,读书啊,这可是过去老爷们才有的待遇。
“我知道!”
吴俊点了点头,“名字都取好了吧,别再给我搞数字,现在不觉得丢人,往后身份证拿出来,那可见不得人!”
数字名,一数为月,二数为日。
这类取名法在中原常见,但在琼海不行,客居档案随便怎么写,公民身份可是要。
无照片的情况下,很难分的清楚谁是谁。
毕竟一年才三百六十五天,人员超过三百六十五人,生日就会出现重叠,加上百姓之姓多为大姓,鬼知道会出现多少相同的姓名。
“取好了,早就取好!”
周组长激动指着自己道,“我周安民,这是我大儿子周宏昌,小儿子周宏兴,这老婆周子玉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