决定好拍商业片后, 谢兰生便开始准备《一见钟情》的梗概了。他脑中有许多故事, 最后选了《一见钟情》。
因为早有故事雏形, 差不多只用了两周他便填好全部资料,去电影局申请审查,有点激动, 也有点忐忑,一直担心需要修改。
结果,兰生完全未曾料到, 他啥东西都没递上去。
电影局的人告诉他:“别人只交剧情梗概, 你需要交剧本全文。”
“???”谢兰生问回复的人,“我……需要交剧本全文?”
“对, 有些人交剧本全文,谢导您就包括在内。”对方语气斩钉截铁, “否则不能被审查的。”
“…………”
没办法,写吧。
兰生开始战战兢兢地用电脑撰写全文。他知道, 别人故事大致内容没问题就可以拍了,他呢,电影里面每句话都没问题才可以拍摄, 压力自然是非常大。
终于, 在2月末的时候,他把剧本《一见钟情》全文26000字交上去了,从此开始漫长等待。谢兰生只觉得,等过审的这个过程,等“资格”的这个过程, 又温柔,又残酷。他一路走来,有一些浪漫,也有一些悲壮。
在谢兰生焦急等待审查结果的过程中,莘野的深蓝影业又想出品一部电影。
不过,因为刚刚买了“嘉美”在某广场的一栋楼,深蓝账上只剩3500万了,全部投在某导演的一部贺岁喜剧上了,此时看到好的本子,莘野又不想错过,又没有资金。谢兰生知道,莘野看好这部片子。
谢兰生本以为莘野会请人注资深蓝影业,用深蓝的股份换钱,或者,请人注资一部分,自己再掏一部分——作为枕边的人,谢兰生他非常清楚莘野还是有点富的。只是这样的话,莘野他在深蓝影业的股份数会少一些了。
然而莘野竟然贷款。按理说,要开影院的商业房屋已被押给工商银行做按揭了——工商银行同意的是最高提供一亿按揭,深蓝影业已经拿满,不能用它再筹款了,而在谢兰生说他想开文艺影院这番话前,莘大影帝并没想把资金投在房产这些东西上,一心一意出品电影,办公地点是租来的,也没法儿拿去质押,深蓝应该弄不到款。
可谁知道,莘野竟然开了先河,用还没拍的两部电影从银行借出钱来了!
在好莱坞,片子需要先卖版权,片方才能拿着合同向各银行申请贷款。在那边,影视公司贷款需要保险公司提供担保,而保险公司的前提就是看到预售合同。可现在,莘野一无所有,就能从银行借出钱来。
到3月14号,虽然还没正式放贷,但是深蓝贷款3500万这事儿已板上钉钉,深蓝与那民营银行开始修改合作协议书。这样,双方签订协议书后,深蓝便可拿着协议与演员等签订合同,等到合同清楚显示这部片子一定会拍,银行再正式放贷。
这银行是民营银行,在政策上并不很严,因为2004年1效益不好,它决定担这个风险,毕竟,深蓝影业出的电影目前为止还没赔过。
那个新片的大导演有一点儿大嘴巴。民营银行还没放贷,他就说的人尽皆知。
所有的人都被莘野这番操作给惊呆了。
还没拍的两部电影竟然就能贷出钱来?!这么虚的一个玩意居然也能借出款来?!
人人感慨,深蓝影业太会玩儿了。
还有一个中银国际的artner说了个奇闻轶事:2000年,莘野还在美国那时,互联网泡沫破灭,公司纷纷破产,整个硅谷极其萧条。当时莘野一个朋友拥有一家 to (公对公)的公司,也眼瞅着就完蛋了,然而莘野给这朋友出了一个新的招儿:推出个让企业客户按年付费的全新n,而在当时,网上这些服务全部都是按月付费的。因“按年”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