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去年冬天开始,旱情就在逐步蔓延。>
受旱情影响,从上个月开始,就不断有蛮族寇边的军报源源不断的送入京城。>
再接下来,就是皇帝和大臣们早已习以为常的各路边军战败求援。>
在这种情形下,永固城的边军传来的捷报,堪称黑暗中的光明,也是整个大燕国上上下下,唯一的一块遮羞布!>
况且,军报之中除了来犯的蛮族大军人数有所夸张之外,军卒们阵斩的首级都经得起勘验。>
大燕国立国三百余年来,早已不是太祖刚刚打下江山的那个时候,武将们被文官集团弄得服服帖帖,虚报军功的事情,只有那些在军伍里混资历捞功劳的文官子嗣才敢做。>
只不过大功之下难掩非议,已经有言官上书称,永固城大胜,阵斩四千,却没有蛮族俘虏,更加没有献俘这种朝廷、百姓都喜欢乐见的仪式,统帅张朝阳难免有暴虐之嫌!>
如此离谱的指责,年轻的皇帝竟然颇为赞同,一边给老将张朝阳发下赏赐,一边又下旨申斥,又拉又打,看似相互矛盾。>
朝中大臣对于皇帝的行为却是交口称赞,毕竟在他们看来,大胜之后的武将必然骄横,官家适时敲打,那是关心爱护的表现,同时也能防止武将出现不该有的心思。>
这本就是年轻的皇帝祖辈们玩剩下的帝王心术,也没什么可多说的,甚至这个结果,早就在老将张朝阳的预料之中。>
但是,有张朝阳在内一众将官署名的请功奏折中,原本排在首功的赵亨义被人替换掉了。>
而替换掉他的人,就是此前带着玄字营闯下大祸,不等军令到达,私自逃离永固城的陈永忠!>
这位大燕国天字第一号纨绔,在朝廷的嘉奖令中被形容成智勇无双,抢先发现蛮族大军,并且以寡敌众,阻挡了蛮族偷袭,挽救了整个永固城防线的少年英才!>
朝廷内外,无数人传诵陈永忠的名字,更有不少人感叹,陈妃娘娘有一个好弟弟,有这位陈将军在,必能护的官家江山永固、千秋万代!>
永固城的守军,将官近乎全都有所封赏,兵卒们也有赏赐,就连重伤昏迷,错失了大部分战斗的宋应安都有嘉奖,反倒是被众人推为首功,就连那些混资历捞功劳的纨绔们都心服口服的赵亨义,仅仅轻飘飘的给了一个苍梧县男的爵位!>
甚至除了这个小小的男爵爵位之外,朝廷连惯例该有的银钱都没有赏赐。>
有传闻说,官家仅仅是见到这赵亨义的姓名,便心生厌恶,可见此人入不得官家的法眼!>
来自永固城边军的信使忿忿不平,却被威武侯府派人叫去谈话,之后便对前方战事只字不提。>
消息同各种封赏一起送到永固城,一些心思活泛的纨绔,顿时打消了拉拢赵亨义的念头。>
肯到边军来混资历的纨绔,并非全都是蠢货。>
功于心计,善于算计的他们,通过朝廷赏赐体现出的匪夷所思,已经敏锐的察觉到了,被陈妃娘娘亲弟弟陈永忠顶替了首功的赵亨义,怕是今后再难出现在军伍之中。>
毕竟,作为整场大捷中唯一的苦主,以陈妃娘娘的手段,必然不会给赵亨义冒头、发声的机会!>
能够给赵亨义一个苍梧县男的爵位,已然是考虑到军中各级将官的不满了,按照朝中衮衮诸公的做派,这也算是给了武将系统一个交代,是天大的脸面!>
倒也有心思深沉之辈,觉得这赵亨义未尝没有出头之机,说不定陈妃娘娘已经打算让自己的弟弟将赵亨义收为己用,毕竟,此次永固城大捷,这赵亨义表现的实在太过亮眼!>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