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见袁绍邀请自己参于除去曹操这块心病的行动,何乐不为?岂料贾诩不仅阻止张绣依附袁绍,而且提请他再降曹操。张绣好不惊讶,急问为何?贾诩答道:"你投袁绍,恰似给天天锦衣玉食的富豪家送米,袁绍最终不会看重你;你投曹操,等于给日日饥寒交迫的贫苦人送钱,曹操必定永远记着你。"事实证明了贾诩的判断。面对张绣雪中送炭,曹操不仅尽释前嫌,而且与其结为儿女亲家。
曹操因失去长子曹昂、次子曹冲后,一直为世子问题忧虑。按照常理,顺势成为长子的曹丕应予承位,但曹操内心却喜欢三子曹植,为此左右摇摆,难下决断。一天,他问贾诩此事怎办?贾诩没有正面回答,而是说:"参照一下公略的做法,就行。"公略就是袁绍。袁绍废长立幼,导致兄弟之间阎墙,最终败光袁氏家业。曹操妙懂。
曹操去世后,曹丕承王位。不久,曹丕想方设法让汉献帝"禅让"。曹丕称帝第二年,曹真率领魏军,大败河西少数民族联军之乱,彻底平定河西,恢复了汉朝对西域的统治,促使北方游牧民族,遣使朝贡曹魏。于是曹丕决定再接再励,征伐东吴。贾诩力劝,认为眼下的关键是把魏国建设得更为强大。但曹丕坚持己见,结果吃了颗又酸又涩的葡萄。贾诩从此不再献谋。
贾诩死于公元223年,属于无疾而终,享年76岁。贾诩是三国历史中得以善终的少数谋士之一,据说获龄则是第一。
都说"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",好像对比了,就一定会有伤害似地。现将荀彧与贾诩作番对比:荀彧的高明,主要是前瞻性,属于运筹帷幄型的谋略家;贾诩的高明,主要是实在性,属于有的放矢型的战术家。
由此可见,荀彧与贾诩的谋略,各有千秋、各有特点、各有优劣。经过如此对比,他俩被伤害了吗?答案是:没有!
本章已完成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