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华天宝、文风鼎盛,而京城在北,却是纨绔日多,书声渐少。>
堂堂天子脚下,若是学风衰败,那么国家的风气的颓废便可见一斑了。>
姚谦之老大人是人居江湖之远,却忧心庙堂之高,终不改忧国忧民之心,尤其听贾琏说“清寒子弟缺的是格局、纨绔子弟缺的是境界”,老大人深以为然。>
教好清寒子弟,给他们以上进的通道,和教好纨绔子弟,让他们明白为国为民的道理,都一样是为这个国家的将来筹谋。>
.>
书友先生拉着贾琏的手,有些激动:>
“永璧啊,你这是神仙速度啊。>
头前你跟我说,等你回京就立刻着手建造‘鹤山书院北院’,我想着你就是手里有足够的银子,怎么也得筹备一年。>
谁想到,你竟然这么快就建好了。>
我出发的时候,姚老大人亲自送我,还特意题写了书院的匾额。>
老大人说,他在京里还有几分薄面,也算是尽几分绵力。>
我是真没想到啊,你筹备了这么大一所宅院。”>
宅院?>
仅仅是宅院?>
等书友先生看到了同样也是山子野的手笔、只不过面积缩小一半的“大观园”时,惊讶得嘴都合不拢。>
寸土寸金的繁华京城之中,竟然也有如此诗意的园林?>
突兀嶙峋的山石之间,有清幽曲折的羊肠小径,青石小径之间有青苔点点,路边有枝枝蔓蔓的青萝翠蔓。>
曲径通幽、山峦叠嶂、泉石林木、翠竹繁花交相掩映着亭台楼阁,池馆水榭,好一处“结庐在人境”,而将车马人声都关在门外的幽静所在。>
“这……这也花费太大了。”>
一向宠辱不惊的书友先生,这回可真有些受宠若惊了。>
“永璧啊,你这得花费多少银子啊?>
我是真没想到,你……你怎么还买了这么大一个园子?这……这也……哎呀太奢侈了。”>
及至再看到正堂当中悬挂着陈所翁的墨龙,宣德炉里悠悠袅袅弥散出沉水香的烟气,雕刻着岁寒三友的花窗透进来的斑驳阳光,映照着一张花梨大理石书案,案上有十几方宝砚台。>
书友先生不由感叹:>
“太奢靡了,太奢靡了!>
高高起华堂,区区引流水。>
粪土金玉珍,犹嫌未奢侈。>
陋巷满蓬蒿,谁知有颜子。”>
贾琏心里还在感叹:>
“老朱这才是‘冒酸水’呢,文人自诩的‘笑谈四座相欢色,富贵三朝不动心’跑哪儿去了?”>
书友先生的眼睛却是一下子盯在一旁的紫檀琴桌上,一张连珠式样的黑漆古琴,上有细密的流水断纹。>
书友先生急步上前,取琴在手细看,见琴底龙池左右分刻隶书铭曰“其声沈以雄,其韵和以冲”和“谁其识之出爨中”,不觉惊呼:>
“雷!春雷!”>
贾琏吓了一跳。>
雷?谁雷着谁了?>
书友先生却是两眼放光,抱着那琴就不撒手了:>
“唐琴春雷!此乃唐琴春雷啊!不世的奇珍啊!”>
贾琏一挠头:>
古琴不叫“春雨”,它叫‘春雷’?它怎么不叫“惊蛰”呢?这唐朝人也这么没正文儿。>
这么没品味的话,贾琏没敢出口。>
看书友先生如醉如痴地抚摸着琴身端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